未成年人游戏管控力度仅靠实名仍然不够
发稿时间:2020-05-14 09:32:00 来源: 千龙网
疫情期间,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进一步放大,过度消费等问题更加突出,有关消费纠纷与投诉也急剧增多。在社交平台、网络论坛上,经常能看到家长发帖吐槽自家孩子沉迷游戏。气愤、无奈之余,家长也在追问: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难以自拔,该怎么办?许多游戏、网络平台已经采用“青少年模式”,为何还是不管用?(5月12日,中国青年报)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数字文化产品的需求激增,网络游戏异军突起,在满足人们休闲娱乐需要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例如,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过度消费的问题,逐渐成为舆情重点和社会焦点之一。尤其是今年疫情期间,延长的假期和网络上课为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这一问题更加引入关注。
为遏制沉迷,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2019年10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提出了实行网络游戏账号实名注册、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长、规范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费服务等六个方面举措。但在现实中,部分网络游戏企业在实名认证设置中存在明显漏洞,从而容易让未成年人使用成年人信息注册登录账号,使游戏时长、充值额度等防沉迷限制功能失去作用。还有网络游戏企业未严格落实未成年人游戏充值限额规定,并且退款流程复杂,埋下了不小的安全隐患,令家长防不胜防。
诸多漏洞的存在,表面上看是程序设置上的技术漏洞,实际上是游戏企业社会责任心的缺失,根源在于法律规范的不健全。目前解决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消费问题,主要靠的是有关部门约谈相关企业,对其工作提出要求建议,以及加强日常监管。客观来看,这是治标不治本。要从根本上应对上述问题,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网络游戏的危害,需要法律的坚实保障。通过以法律的形式明确网络游戏企业及相关行业协会的责任,并对违法者加以严惩,惟其如此,才能产生强大的威慑力,倒逼企业履行保护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确保网络游戏产业健康发展。
当然,要做好保护未成年人工作,仅靠法律和游戏企业是不够的。未成年人辨别能力、自控能力差,如果没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那么即便没有了游戏沉迷,也会有短视频、小说沉迷。成年人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未成年人则需要来自家长、学校的多方监督和引导,引导孩子发展兴趣爱好,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文/西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