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打捞”沉在手机里的孩子

发稿时间:2021-02-25 09:48:00 来源: 昆明日报 中国青年网

  寒假即将收尾,但不少孩子却仍然沉迷于玩手机或平板电脑。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校园里禁止了手机,那在家庭里,家长们又该如何“打捞”沉在手机里的孩子呢?

  玩手机成矛盾导火索

  “你不要眼睛了,对着手机那么长时间,还不休息一下?”“差不多了,放下手机该去做假期作业了”“怎么说着还不听啊,把手机拿过来”……假期里,孩子们玩手机成家庭矛盾的导火索之一。

  本是阖家团圆的假期,唐丽娟家里的家庭矛盾却因孩子沉迷玩手机而起。上二年级的孩子,每天要玩三四个小时的手机。

  为了让孩子放下手机,回归正常的生活作息和学习,唐丽娟抢过孩子的手机、断过家里的网络,但收效甚微。“每天看见孩子玩手机,我就火大。但一旦采取强制措施,孩子又哭又闹,经常发生矛盾。”唐丽娟无奈地说。

  唐丽娟的事例不是个案。一般讲了3次不听,郭毅就会强制把孩子玩着的手机收回来。但一次孩子哭着说:“你自己都经常玩手机,为啥不让我玩,一点不公平。”令他无言以对。

  “玩手机似乎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为什么要禁止孩子玩呢?怕孩子上瘾,怕孩子视力受影响?大人就不怕这些?”郭毅在反思是否可以从自身做起,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

  用尊重让孩子配合家长

  不再使用强制手段。郭毅经过摸索,有效控制了孩子玩手机的时间。

  假期里,孩子做完作业休息半小时后,会提出玩手机的请求,郭毅没有拒绝,而是与孩子一起商量玩手机的时间。郭毅说,一开始孩子提出玩手机的时间会比较长,而且规定时间超出后,他仍然会继续玩手机。这时,家长需要耐心告诉他为何不能玩那么长时间,并多次提醒他注意时间、言而有信。渐渐地,孩子开始自觉地遵守玩手机的时间了。

  杨伟也在为上四年级的孩子热衷于玩手机而苦恼。几次“斗智斗勇”后,他开始把玩手机作为孩子完成作业的奖励,如每天能提前30分钟完成作业,便奖励20分钟玩手机的时间。有了这个奖励措施后,孩子做作业的效率提高了。然而,班主任却发来信息,建议家长不要把玩手机、玩游戏作为奖励,这会导致孩子形成错误的价值观,把玩手机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和价值取向。

  后来,杨伟开始和孩子约法三章,让他自己规划假期的生活学习和玩手机的时间等。“经过我的提醒和陪伴,孩子基本能遵守自己的规划。”杨伟说。

  陪伴是最好的“解药”

  家长不希望孩子玩手机,就得想好让孩子玩什么。在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莉看来,家长的有效陪伴是让孩子不沉迷手机的“解药”。

  “你就是没有自控力”“你就是贪玩”“你就是懒,不好好学习”……不少家长经常责怪孩子玩手机,但这不完全是孩子的错。王莉认为,当孩子们的生活被学习、补习班、作业、打卡填满,没有剩下任何喘息的空间,没有任何留白,那么他们只会更依赖手机。因为太累、太疲惫、太孤独,比起什么亲近大自然、什么运动来说,孩子玩手机可以即刻满足,还能很快缓解压力,短期效果来得非常快。

  要让孩子远离手机,需要给孩子真实的亲子关系,即:让孩子看到你的眼睛,让孩子摸到你的头发,让孩子闻到你的味道,让孩子在你怀里撒娇、流眼泪。不要用电子产品来代替彼此之间最真实的联系。王莉说,当孩子想与你说话、与你玩耍时,不要把他推向手机。因为一旦亲子关系断裂,当孩子不再需要你的关注,转而向手机里的游戏、视频等寻找安慰、建立连接时,家长就很难与孩子沟通了。真实的生活、有血有肉的亲密关系,是对抗手机成瘾的唯一解药。

  记者蔡晓磊

责任编辑:宋静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