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 > 社会热点 >>  正文

买游戏装备打赏主播 胶州一熊孩子10天花掉6万

发稿时间:2020-05-08 09:19:0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青年网

  “我们都是农村出来打工的,6万元钱将近我们一年的收入,希望记者能帮我们讨回来!”5月6日,胶州市民王先生致电半岛都市报新闻热线96663反映,为了让儿子上网课方便,他将家里淘汰的一个旧手机拿来给儿子使用,没想到儿子竟然偷偷迷恋上网络游戏和打赏主播,10天消费将近6万元。王先生称,事情发生后他们已将问题向相关公司反映,但是截至目前还没有收到退款。随后,半岛记者将王先生家的遭遇反映给相关公司,工作人员记录后表示将抓紧处理。对于接下来的进展,半岛都市报将继续关注。

手机账单列出王先生儿子视频直播平台消费记录。


  孩子“上网课”消费近6万元
  5月6日,王先生致电半岛都市报新闻热线96663反映,他们一家都来自当地农村,因为目前在胶州城区做小买卖,13岁的儿子就一直跟在他们身边生活学习。
  “今年因为疫情,儿子一直在家上网课。”王先生说,一开始的时候,儿子一直用他的手机上课,可是现在复工复产后,他得随身带着手机,所以就把家里一部旧手机拿给儿子用,还给儿子重新办了一张手机卡,用于注册微信使用。
  “孩子上网课,很多信息需要实名认证,绑定银行卡才能操作!”王先生说,他正好有张闲置的银行信用卡,于是就帮孩子注册好了微信号,但没想到这竟然成了噩梦的开始。
  “我觉得孩子也不知道银行卡密码,而且我还有消费提醒,所以就没当回事!”王先生说,结果在4月29日那天,他突然收到一条孩子消费的短信:“我当时就蒙了,去问孩子怎么回事,结果一查孩子手机的消费记录,从4月20日起,竟然已经支出将近6万元!”
  王先生告诉记者,经过了解,原来自从他和妻子上班之后,本来应该好好上课的孩子,却迷恋上网络游戏和打赏主播,前前后后已经消费59119.41元。“玩王者荣耀、和平精英主要是购买了游戏人物皮肤,而登录直播平台主要是花费在打赏主播上。”王先生说道。


  花钱容易,想退款“走程序”
  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们一家都是来自铺集农村,6万元钱将近全家一年的收入。本来受疫情影响生意已经不景气,如今这样一笔消费对他们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出事后,王先生在女儿的帮助下,已经帮忙联系了两家客服,但是迟迟没有接到退款通知,无奈之下,他们只好拨打了半岛都市报新闻热线电话求助。
  5月6日,记者向王先生提到的直播平台进行反映,工作人员回应称,平台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只要是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在无监管状态下进行的打赏消费,他们会百分之百退款。对于退款的时间,他们会与投诉人进行一个核实,并由专业团队处理此事。
  对于王先生的儿子在王者荣耀、和平精英上的消费情况,记者同日也联系到腾讯客服。对方回复称,采访问题将由腾讯公司公关部进行接洽。记者随后将采访内容发至对方提供的邮箱,但截至发稿时,记者仍未收到其回复。而对于此事的处理进展,半岛都市报将继续关注。


  少女玩手游被骗2万元 警方已锁定嫌疑人
  学生玩手游已经非常普遍,吸引眼球的皮肤和装备成为孩子的一种攀比方式。“13岁的女儿玩一款名叫迷你世界的手游,最近被人套路了2万多元。”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4月11日妻子去银行取钱,结果发现银行卡里没钱,回家一问才知道是女儿使用了。
  据刘先生介绍,某直播平台上有名叫“迷你世界默默”的主播,通过私信告诉他女儿有免费送皮肤的活动。“这名主播发私信说要先验证才能获得皮肤,而验证方式就是发红包,承诺验证完毕后红包会原封不动退回。”刘先生告诉记者,3月27日女儿加了主播微信后绑定家长银行卡,先是主动发了多个红包,随后在主播的要求下又发了几个,每个都是200元,“发完红包,游戏皮肤却迟迟没有收到,女儿联系对方问什么时候返还红包,对方说要几天之后才行。”
  3月29日,刘先生女儿再次联系这名主播,结果又被对方哄骗发了一些红包,对方还表示要删掉聊天记录和转账记录才能退红包。之后,刘先生女儿删掉所有聊天记录和转账记录。在告知该主播已删掉相关内容后,该主播再次询问还能不能发红包,得知银行卡里确实没钱了之后,对方将刘先生女儿“拉黑”。“由于是通过红包给对方的钱,因此我们也没办法查到对方的银行账号。”刘先生说道。
  “很明显女儿是遇到骗子了。”刘先生随后来到市北公安海伦路派出所提交证据。记者随后从市北警方获悉,目前案件在进一步的调查中。5月6日,记者再次联系刘先生得知,案件已经有了新进展,在直播平台和迷你世界的配合下,警方已经锁定诈骗嫌疑人,并且初步查明被骗的不仅刘先生女儿一人。


  市人大代表刘文俭:要给孩子树立正确上网观
  当前,不少孩子们处于在家上网课状态,手机成为一件必备的工具,这就容易发生超出家长管控的网络消费,也是客观事实。近期,半岛都市报新闻热线96663接到此类问题的反映明显增多。显然,除了监督辅导孩子保质保量上好网课,家长也不应放松对他们的日常居家管理。
  青岛市委党校教授、青岛市人大代表刘文俭表示,针对这类问题,应该多方面配合解决。“首先是家长要起到监督和教育的作用,告知孩子一旦钱花出去就要不回来了,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上网观。”刘文俭同时表示:“孩子花的钱,最终肯定都流向游戏公司、直播平台,那么处理消费纠纷的主体也应该是游戏公司。针对类似的纠纷,游戏公司应该出台疫情期间的特殊政策,在家长提供账户消费明细(用以说明家长平日消费习惯)、家长与未成年人的交流记录、父母和孩子不在同一处的证据(如充值时父母均在上班)、未成年人与主播的聊天内容等资料证明消费为孩子操作的情况下,允许家长在充值消费后的一定时间内申请退款。”
  刘文俭还强调,针对学生在家长不知情的状况下进行网上消费,家长与游戏公司直播平台协商不成的,还可向监管部门进行投诉解决。


  律师:属无效民事行为应予以返还
  未成年人用父母手机玩游戏时,用父母的支付账号向网络游戏企业充值数万元,究竟能否追回?未成年人防沉迷网络游戏又该如何落实?2019年11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即印发《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下称《通知》),对未成年游戏用户的身份验证、游戏时长、付费等六个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当时这份文件被业内称作史上最严的“防沉迷网游政策”。
  《通知》就游戏消费明确规定:规范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费服务。网络游戏企业须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为未满8周岁的用户提供游戏付费服务;同一网络企业所提供的游戏付费服务,8周岁以上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00元人民币;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10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400元人民币。
  山东川佳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宝清律师表示,13岁的孩子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做5万多元大额金钱交易的行为,与其智力和年龄不相符合,是无效的民事行为,其监护人可以主张返还。
  张宝清律师建议双方协商解决此事,协商不成的,也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作者:鲍福玉 尹彦鑫

责任编辑:宋静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