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哪吒等爆款IP如何实现文旅项目转化?
发稿时间:2025-04-09 10:14:00 来源: 中国旅游报
游戏《黑神话:悟空》成为2024年现象级产品,带动《西游记》全球搜索量增长470%;截至4月7日,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总票房已经达到155亿元,位列全球影史票房榜前列……国产爆款IP频频出圈、出海,引起全国乃至世界受众的强烈共鸣,共同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国产IP如何转化为旅游项目?如何实现“长红”?中国旅游报社记者就此采访了部分文旅业界人士。
文化孕育爆款 转化需要授权
爆款国产IP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包含了世界人民的价值取向,因此超越了国界、赢得了市场。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世界级的文化元素数不胜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文良说,除了悟空、哪吒,还有老子、庄子等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人物。他们身上存在着超越民族、地域的人性光辉和神秘的人格特质。如果用艺术手法将他们表达出来,同样可以启迪今人,震撼世界。
国产IP火爆无疑给文旅发展带来了机遇。正如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副院长张骏所说,随着《黑神话:悟空》《哪吒之魔童闹海》等传统神话题材作品火爆出圈,引发了一股文旅深度融合的新热潮。这些现象充分说明,中国传统神话不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文旅融合发展的优质资源。
当然,国产IP的转化首先需要完成合法授权。“文旅投资者开发《黑神话:悟空》《哪吒之魔童闹海》等相关主题的文旅项目必须有版权方的授权,否则便可能构成侵权。至于签订什么协议,要看双方的合作模式。比如主题乐园项目,这就不是单纯的版权许可,而是要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盈科丰台管委会主任王良钢律师介绍。
“用IP做商业化运作,都是需要得到版权方授权的。”动漫IP授权服务商广州绶权喵版权服务有限公司首席授权师吴智勇说,文旅项目投资方需要和版权方签署授权协议,在协议中把自己的需求列明,以免后续产生纠纷;明确IP形象的使用时间,是短期联名还是长期冠名;明确在宣传上是否需要版权方配合;明确是否需要做IP见面会、巡游、人偶服、舞台剧等;明确是独家还是非独家等。
业界积极实践 爆款亟待开发
在业界的积极实践下,国产IP转化为文旅项目、带动文旅发展的案例日益丰富。
山西将悟空IP转化为“跟着悟空游山西”主题活动,成功将《黑神话:悟空》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旅游热度;四川宜宾、天津河西等地将哪吒IP转化为哪吒文化地标。此外,还有大量的三国文化、武侠文化、儿童动漫文化等IP实现了文旅转化。
比如,在欢乐谷品牌的系列景区就可以看到大量国产IP元素。欢乐谷相关负责人介绍,欢乐谷携手动画IP《大闹天宫》《葫芦兄弟》《中国奇谭》推出了“潮IP+潮场景+潮演艺+潮派对+潮商业”多维产品组合。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与南京欢乐谷将打造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大巡游;上海欢乐谷推出“天宫落花”无人机演出;成都欢乐谷推出《封神纪·哪吒》主题偶剧。
当前,热度空前的悟空、哪吒IP是否适合转化为文旅项目呢?欢乐谷负责人分析说,悟空、哪吒具备全球认知度与情感共鸣基础。游戏销量、票房等数据印证了商业价值与文化输出潜力,适合文旅开发。“投资者可打造哪吒闹海、大圣归来等沉浸式主题区域;将IP元素融入演艺与节庆活动;融合科技元素推出VR游戏等创新体验;开发主题餐饮和文创商品。这里探索的关键在于内容深耕与体验创新。”
中国旅游研究院特聘专家、闽江学院副教授杨晓燕也认为,悟空、哪吒等IP是文旅开发的理想载体。建议依托虚实共生的技术底座,在真实文旅地标中叠加数字神话宇宙;通过跨媒介剧情联动,使游客从被动观赏者转变为故事共建者,形成次元穿透型体验闭环;以业态融合重构消费逻辑,将传统文创升级为虚实双生的文化资产(元宇宙交互道具等),进而让悟空、哪吒等IP从“文化符号”进化为可生长、可交互、可交易的文旅超级接口。
成功需要条件 长红需要经营
众所周知,并非所有国产IP都适合转化为文旅项目,要实现成功转化需要满足诸多条件。比如,封神、西游、三国等相关IP众多,但是只有一部分实现了出圈、出海以及文旅项目转化。
“如何判断国产IP是否适合转化为文旅项目?”杨晓燕认为,第一,具备强文化符号属性。植根于中华文化,具备历史积淀和广泛认知度,如神话人物、经典文学、民俗故事等。第二,具备高情感共鸣与延展性。拥有跨越年龄层的受众基础,故事内核可适配多种表现形式,如主题乐园、沉浸式演出、文创产品等。第三,具备可持续内容生态。有持续更新的内容生命力,如影视续作、游戏联动、跨界合作等。第四,具备商业转化潜力。有可落地的产业链支撑,便于实现从“流量”到“消费”的闭环。
“国产IP开发需要进行系统论证、市场调研。”欢乐谷相关负责人认为,IP要有鲜明的文化符号或情感内核;多场景延展性支撑业态体系,丰富的故事线和角色设定支持多业态开发;市场潜力与受众匹配提供运营基础,目标受众与项目定位需高度契合;长期运营生命力是关键,避免“昙花一现”。
正如业界人士所说,国产IP转化为文旅项目,不仅要延续“爆红”的势头,更要实现“长红”的发展。一些基于国际热门IP建设的主题乐园项目经验值得借鉴,比如上海迪士尼。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4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快乐旅游趋势报告》显示,2023年1月1日至12月20日,上海迪士尼乐园接待游客超过1300万人次,创下开园近8年以来的客流纪录。
对于上海迪士尼的“长红密码”,上海市安徽商会会长、景域集团董事长洪清华分析说,上海迪士尼做得很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IP知名度高,带来大流量;二是注重人性化表达,从建筑到细节都关照游客情绪;三是优质的游客互动和沉浸式体验,营造了快乐和温馨的氛围,让游客沉浸在梦幻体验之中;四是不断创新,每年都有很多更新项目;五是较强的运营能力、营销能力、渠道能力。“我们学习借鉴,不能只学‘形’,而要学‘神’,这样才能讲好中国自己的故事,让孩子进入‘悟空的世界’‘哪吒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