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游戏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斩断“饭圈”乱象黑手,净化网络生态势在必行

发稿时间:2025-04-10 10:37:00 来源: 观海新闻

  近期,网信部门持续打击文娱领域“饭圈”乱象,督促网站平台依法依约关闭和长期禁言处置“超能摄影阳阳”“摄影刘大锤”“老板王大发”等一批低俗炒作绯闻丑闻八卦的违法违规账号。在这些账号里,有不少粉丝数量惊人的头部账号。

  以矛盾造热度,以热度换流量。这些被禁言的账号,并非简单的娱乐八卦分享者,而是披着“爆料”外衣,行侵犯隐私、造谣诽谤之实的网络毒瘤。他们通过偷拍、跟拍明星非公开行程,将明星的私生活暴露于公众视野,甚至发布未经核实的“爆料”信息,严重侵犯了明星的个人隐私权。更甚者,他们以“知情人”名义编造、转发不实信息,利用“标题党”和虚假预告等手段,制造噱头,恶意博取流量,将网络空间变成了一个充斥着谣言和恶意揣测的垃圾场。他们利用暗语、隐喻等手段,无底线炒作明星八卦信息,煽动粉丝情绪,制造对立和谩骂,将“饭圈”变成了一个充满戾气的战场。

  娱乐有底线,八卦有边界。网信部门这一行动给长期毒害网络环境的 “饭圈” 乱象,重重敲响了警钟: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网络行为要有法纪、网络炒作要有尺度、网络言论要有底线。

  纵然以爱为名,也不能无底线。近年来,“饭圈”滋生畸形形态,不断挑战道德伦理和法律底线。扭曲的“饭圈”文化还侵入竞技体育等领域。一些粉丝为了维护偶像的形象和地位,不惜投入大量时间、金钱和精力。他们日夜颠倒地刷票、打榜,通过有偿转发、点赞、评论等方式,为偶像刷量控评,制造虚假热度。甚至为了争夺一个所谓的“最佳粉丝”称号而大打出手。更有甚者,为了偶像的利益,不惜对其他艺人及其粉丝进行恶意攻击和诋毁,将网络空间搅得乌烟瘴气。当“支持”异化为网络暴力,当“热爱”扭曲为盲目崇拜,一切都变味了。如今社会上谈“饭”色变,说明“饭圈外溢”带来的种种乱象已经让人感到不适,防止其像“癌细胞”一样扩散,已迫在眉睫。

  娱乐话题过载,影响青少年价值观。混乱的饭圈生态也让青少年裹挟其中。不久前,浙江绍兴一批00后粉丝不顾劝阻执意探班,因迷路被困山上,年龄最小的仅16岁。从粉丝挤碎机场扶梯玻璃,到为明星打榜投票买牛奶倒掉……未成年人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长期接触这类不良行为,会使他们对是非对错的判断产生偏差,不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治理饭圈乱象,有关部门已采取诸多有力举措。网信办开展的“清朗行动”,针对网络空间中的不良饭圈现象进行整治,有力净化了网络环境。在体育领域,相关部门也多次发文,加强对赛场秩序的管理,严厉打击极端粉丝的不当行为。但要看到的是,饭圈文化的生成,有着复杂的经济、文化等因素,治理饭圈乱象,无法药到病除,难以毕其功于一役,饭圈乱象治理的持久性,这场整治行动只是一个开始,构建清朗的体育网络空间,仍需社会各界持续努力。也需要平台治理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作为,以前瞻性布局有效防范“阵地转移”的风险。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理性看待明星,正确认识公众人物,在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对互联网生态的维护和形成意义重大。既不要成为键盘侠,也不要做被娱乐炒作所左右的无脑者,在关注明星八卦的同时,更应注重个人的提升,这样才能维护好网络空间的健康生态,回归到网络造福人民的初衷。

责任编辑: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