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游戏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家长保护孩子,重点不应在游戏音效

发稿时间:2025-05-27 10:26:00 来源: 红网

  近日,一位家长发帖称非对称对抗竞技游戏《第五人格》存在不雅音效,质疑游戏中角色跑步时的喘息声涉嫌性暗示,会对自己五年级的女儿产生不良影响。关于此事,第五人格客服回应将提交运维团队核查,并对不良体验致歉。(5月22日 《潇湘晨报》)

  单从游戏音效本身来看,很多成年玩家觉得家长的质疑属于过度解读。《第五人格》作为一种恐怖娱乐游戏,其音效设计服务于整体的游戏体验,在紧张追逐场景中,角色喘息声是为了营造紧张刺激的氛围。同时角色受到攻击伤害发出的痛苦呻吟是正常的、符合人的生理情况。况且早在2018年第五人格官方就对受击音效做出了解释。若仅仅凭借主观感受就判定音效存在性暗示,则缺乏足够的客观依据。

  为何限制年龄“16+”游戏能被五年级儿童接触?家长在其中的监管责任不可推卸。家长保护孩子,重点不在外物,重点在自己对孩子的关心与监管没有缺位。在这件事中,家长需要的是主动了解孩子的游戏使用情况,并合理设置设备使用权限,与孩子建立沟通规则。若不是家长的松懈,孩子怎么会过早接触手游?而且一款面向“16+”玩家的游戏,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还未达到相应层次,其对游戏音效的感受未必会如家长所担忧的那般。

  自从手机普及、各大手游兴起以来,部分家长将孩子成长中的问题简单归咎于游戏,并试图通过抵制游戏来解决所有问题。但实际上,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成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源于家庭沟通不畅、学习压力大、社交问题等,而游戏只是发泄情绪与压力的手段。就像有些孩子沉迷游戏,背后可能是在现实生活中缺乏认可和关注,从而到虚拟世界中寻找情感慰藉。家长与其纠结游戏音效这类问题,不如花更多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始终是最重要的引导者。为了给孩子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家长需要切实履行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接触各类信息的监管和引导,而不是将关注点单一地聚焦于游戏音效。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营造一个更健康的成长环境。

责任编辑:宋静